您好!我是慧眼识虫AI助手,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凤、过火风、白叶瘟等,是由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 一般在沿海、沿湖、丘陵和低洼易涝地区发生较为频繁,多发生在孕穗抽穗阶段。
病斑短条状,多发生于中、下部叶片的尖端和边缘,形小而狭,黄褐色,扩展后成长条斑,与成株期相似,仅程度较轻。 在中国海南岛等地,还有卷叶青枯雕萎而死,或表现生长不良。
水稻恶苗症是水稻病害之一,是由无性态为串珠镰孢菌、有性态为藤仑赤霉菌侵染引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
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水稻上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 该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
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 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
病菌侵染叶片初期产生水溃状褐点,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 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与螟害极为相似,但在病部有青灰色霉状物和茎秆上无虫蛀痕迹,因而两者之间易于识别。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上的一种病害。该病仅在穗部发生,为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 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的达30%以上,减产可达20-30%。
受害谷粒在内外颖处先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包裹内外颍两侧,呈孢子球,开始很小,逐渐膨大,稍扁平,光滑,外覆盖一层薄膜, 随着孢子球膨大而破裂。孢子球的颜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至墨绿色,老面平滑,最后龟裂,散出圈绿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
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稻,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发生在水稻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该病是一种病毒病,以灰飞虱传毒为主, 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毒。
病株矮缩,叶色浓绿僵硬,叶背、叶鞘和茎秆由于韧皮部细胞增生,表面沿叶脉有早期为蜡白色、后期为黑褐色的短条状不规则突起。
水稻胡麻斑病又叫胡麻叶枯病,俗称饥饿病,是由稻平脐蠕孢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稻株地上部分,以叶片为多。
成株叶片发病,初现褐色小点,继而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褐斑,如芝麻粒大小,外围环绕一黄色晕圈。用放大镜观察,褐斑呈轮纹状。 后期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变为灰白色。
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是由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引起、发生在水稻的病害。秧苗期染病后,病株萎缩, 后期植株矮化,生长停滞、逐渐黄化,严重的全株黄化、枯死。
症状最初出现在心叶,表现为叶鞘无法伸出形成倒生叶。植株矮化,生长停滞、逐渐黄化,严重的全株黄化、枯死。 成株期发病,病株心叶常呈黄色卷曲,或扭曲不易抽出。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蔸,是一种植物病害,病因是因为缺钾和缺磷。
缺钾型赤枯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 缺磷型赤枯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
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 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
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 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
小麦叶锈病又称黄疸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很少危害叶鞘和茎秆。
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橘红色疹状病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比秆锈病的小,较条锈病的大。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 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暗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的冬孢子堆,成熟时不破裂。
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病凸脐蠕孢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
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 或几个病斑相连成大的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为害叶鞘,其次是叶片、果穗及其包叶。 其主要症状为叶鞘基部及叶片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或云纹状的灰白色大斑,最终导致叶鞘腐败、叶片枯死。
发病初期,先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由灰绿色逐渐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后期变为红褐色云纹斑块。 叶鞘受害后,病菌常透过叶鞘而为害茎秆,形成下陷的黑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常出现很多白霉,即菌丝和担孢子。
水玉米青枯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该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显症,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
叶片受害,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迅速枯死。茎和茎基部发病通常是由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浅褐色水渍状病斑, 发病后期植株果穗栽头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您好!我是慧眼识虫AI助手,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